他们把中国的股市称为“赌场”,然而却对其趋之若鹜。他们投入资金,赌的是政府确实终于想让经济走出泥潭,而这个经济困境此前是政府一手创造出来的。他们怀着极为不安的心情投机,寻求短期收益。 中国政府在最近几周接二连三地出台了旨在刺激国内经济的政策,激发了中国的中产阶级加大对股市的投资,推动股市出现了2008年以来的最大反弹。 在最近的采访中,投资者表示,在国家似乎走错道路的时候做点什么,甚至是将积蓄投入一个充满风险的市场,让他们有一种掌控感。虽然他们担心政府的所作所为更多地是刺激市场,而不是对经济增长有所帮助,但在目前的通货紧缩阶段,他们仍不愿放弃一种熟悉的、充满泡沫的感觉。 “我们都是‘韭菜’,任由统治者收割,”家住北京的王先生说,他在股市投了100多万元。他用的“韭菜”一词是中国网民们描述老百姓就像这种菜,随时可从地里收割的说法。“但如果我主动参与到股市中去,至少我能控制自己的命运,”他说。 王先生是我上周采访的十名中国投资者之一,采访是通过视频通话、电子邮件或短信进行的。他们都是专业人士或企业主。他们有钱投资,但都不是超级富豪。 他们都要求我在文章中不要透露他们的全名,以免遭到报复。政府已审查了批评其近期措施的文章和评论,一些人说,这些措施刺激股市反弹的贡献大于推动经济复苏的贡献。 上海证券交易所的工作人员,摄于1992年。中国在20世纪90年代初恢复了股票交易。 Nicholas Kristof/The New York Time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