湄公河影响着仰赖渔业和农业的6千万人生计,向来是流域资源的兵家必争之地。中国长期在湄公河上游,也就是澜沧江修筑水坝,已经冲击靠河生存的下游居民、甚至对湄公河哺育的其他东南亚国家经济造成威胁。
中国上游卡脖子
根据美国之音(VOA)报导,沿着湄公河有430座水坝,其中11座在中国。中国最大的2座水坝:小湾水坝和糯扎渡水坝,都在澜沧江流经的云南省,蓄水量要比美国国务院资助的「湄公大坝监控计划」(Mekong Dam Monitor),利用卫星数据追踪的53座水坝合起来还多。
美国水资源监测机构「地球之眼」(Eyes on Earth)曾发表报告指出,中国2019年控制上游水量,使下游国家饱受严重干旱所苦。根据世界自然基金会(WWF)、路透社和越南工商总会估算,中国上游大坝造成的影响,将危及这个地区约1,800万人的生计、以及攸关亚洲2亿人口主食来源的每年105亿美元稻米市场。
在越南的湄公河三角洲,光是过去5年水稻种植面积就减少了5%,许多农民不得不改以海水养虾谋生。越南工商总会指出,由于前景的不确定性,自2009年起,一度非常繁荣的湄公河三角洲,已成为越南最大的人口外流区。
沈积物丰富沃土
这是因为被中国上游水坝卡住脖子的,不只是下游国家的水量,还包括重要的沈积物。路透社指出,湄公河过去每年携带大约1.43亿吨的沈积物流经湄公河三角洲,相当于430座的纽约帝国大厦(Empire State Buildings),丰富了沿岸农田的收成和渔获。
但随着中国在上游兴建水力发电大坝,大部分的沉积物被截流。由下游国家组成的湄公河委员会(Mekong River Commission)表示,在2020年只有约三分之一的夹带土壤能流到越南冲积平原。如果情况没有改善,到了2040年,每年到达湄公河三角洲的沉积物恐将不到500万吨。